【切齿拊心出处于哪里】一、
“切齿拊心”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极度愤怒或痛恨的情绪。该成语出自《史记·刺客列传》,是描写荆轲刺秦王时的心理状态。在历史文献中,“切齿拊心”不仅展现了人物的情感张力,也体现了古代文学中对情绪的深刻刻画。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其出处与含义,以下将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整理。
二、表格展示
成语 | 出处 | 原文句子 | 释义 | 使用场景 |
切齿拊心 | 《史记·刺客列传》 | “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轲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 | 形容极度愤怒、痛恨,咬牙切齿,内心痛苦。 | 多用于描写强烈的仇恨、愤怒或悲愤情绪,常见于文学、历史类文章中。 |
说明 | - | - | - | - |
三、补充说明
“切齿拊心”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描述的是荆轲在准备刺杀秦王时的心理状态。当时的背景是燕太子丹希望借助荆轲的力量对抗秦国,而荆轲对此事怀有极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用“切齿拊心”来形容自己的情绪状态。
这一成语在后世被广泛引用,不仅用于文学作品中,也在现代汉语中作为表达强烈情绪的表达方式。
四、结语
“切齿拊心”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成语,承载了古代人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了解其出处与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中的情感表达,并在现代语言中合理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的出处或用法,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