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全诗】一、
“青天有月来几时”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把酒问月》。这首诗是李白在饮酒时对月亮发出的疑问,表达了他对宇宙、人生以及时间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豪放,意境深远,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
诗中通过与月亮的对话,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交织,使整首诗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诗歌原文及赏析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把酒问月》 |
作者 | 李白(唐代) |
出处 | 《李太白全集》 |
原文 |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照长空万里心。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主题 | 对月亮的追问,人生感悟,思乡之情 |
风格 | 浪漫主义,豪放洒脱,富有哲理 |
情感 | 羁旅之思、人生感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三、创作背景简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歌多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追求。《把酒问月》正是他在月下独酌时,借酒抒怀之作。诗中既有对月亮的赞美,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执着。
四、艺术特色
1. 想象丰富:诗中“我欲乘风归去”等句,展现出李白丰富的想象力。
2. 语言优美:“千里共婵娟”成为千古名句,广为流传。
3. 哲理深刻: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引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4. 情感真挚:诗中流露出对亲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豁达。
五、结语
《把酒问月》是李白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深刻理解。诗中“青天有月来几时”的提问,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好奇,更是对生命本质的追问。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