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水调歌头写作背景

2025-09-10 00:00:14

问题描述:

水调歌头写作背景,急!求解答,求别让我失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0 00:00:14

水调歌头写作背景】《水调歌头》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原题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以其优美的意境、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哲理内涵,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了解其写作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艺术特色。

一、写作背景总结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画家。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但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公元1076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职。

这一年,苏轼因与王安石变法派意见不合,被贬至密州,远离京城,心情抑郁。中秋佳节之际,他望月思人,怀念弟弟苏辙(字子由),写下此词。词中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兄弟情谊的思念,同时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宇宙的哲思。

二、写作背景表格

项目 内容
作品名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创作时间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
创作地点 密州(今山东诸城)
背景原因 被贬密州,中秋夜望月思亲,怀念弟弟苏辙
情感基调 感叹人生无常,思念亲人,寄寓哲理
词体特点 借月抒怀,情景交融,语言优美
历史评价 被誉为“千古绝唱”,影响深远

三、结语

《水调歌头》不仅是一首描写中秋月夜的词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作品。它反映了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保持豁达胸怀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他对亲情、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通过了解其写作背景,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感受这首词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