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之年是什么意思】“耄耋之年”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到了非常年长的年龄。这个词语不仅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我们将从含义、来源、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耄耋之年”指的是老年人的高龄阶段,通常指80岁以上的年纪。其中,“耄”原意是指年老力衰,多用于70岁以上的老人;“耋”则指80岁以上的人。两者合起来,泛指高寿之人。
这个词语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常用于赞美或描述长寿的老人,表达对其智慧与阅历的敬重。现代使用中,也常用于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强调对老年人的尊重与关怀。
此外,“耄耋之年”还带有一定的诗意和文化底蕴,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长寿的重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耄耋之年 |
含义 | 指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 |
来源 | 古代汉语,源自《礼记》等典籍 |
“耄”的意思 | 70岁以上老人 |
“耋”的意思 | 80岁以上老人 |
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正式场合、赞美长寿者 |
文化意义 | 表达对老年人的尊敬与敬仰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书面语或文学描写,较少口语使用 |
三、结语
“耄耋之年”不仅是对年龄的一种描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对长寿与智慧的推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以更加包容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年长者,传承这一美好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