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慷慨是什么意思】“悲歌慷慨”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境或重大变故时,情绪激昂、情绪激烈,既有悲伤的情绪,又表现出坚定、豪迈的意志。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在逆境中仍不屈服、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悲歌慷慨 |
拼音 | bēi gē kāng kǎi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含义 | 形容人情绪激昂,既有悲愤之情,又有豪迈之志,常用于描写英雄人物在逆境中的表现。 |
用法 | 多用于叙述历史事件、文学作品或人物事迹,强调其精神风貌。 |
近义词 | 壮志未酬、慷慨悲歌、悲壮激烈 |
反义词 | 心灰意冷、消极颓废、无精打采 |
二、使用场景与例子
场景 | 举例 |
历史人物 | 如项羽在垓下被围时,悲歌慷慨,表现了他虽败犹荣的精神。 |
文学作品 | 在小说或诗歌中,用来描写主人公在遭遇挫折后仍不放弃的情节。 |
现实生活 | 有时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虽然内心痛苦,但仍然坚持奋斗。 |
三、总结
“悲歌慷慨”不仅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高尚品格。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通过了解“悲歌慷慨”的含义及其应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