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得百花成蜜后】“采得百花成蜜后”出自唐代诗人罗隐的《蜂》,原诗为:“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句诗以蜜蜂采花酿蜜为喻,表达了对劳动者辛勤付出却得不到应有回报的感慨。
在现代社会中,“采得百花成蜜后”可以引申为一种精神象征——努力耕耘、默默奉献,最终收获成果,但成果是否被认可或归于自身,却常常令人深思。
一、
这首诗通过描写蜜蜂采花酿蜜的过程,揭示了劳动与回报之间的关系。表面上看,它是在赞美蜜蜂的勤劳,实则暗含对社会不公现象的讽刺。诗人借蜜蜂之口,质问“为谁辛苦为谁甜”,引发读者对公平与价值的思考。
在当代语境下,“采得百花成蜜后”常用来形容那些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他们如同蜜蜂一样,辛勤工作,积累经验,最终形成成果,但有时这些成果可能被他人占有或忽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诗人罗隐《蜂》 |
原文 |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主题 | 劳动与回报、社会公平、奉献精神 |
象征意义 | 蜜蜂象征劳动者,采花酿蜜象征辛勤付出,成果象征劳动成果 |
现代引申义 | 默默付出、不求回报、成果可能被忽视 |
作者情感 | 对劳动者的同情,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
文学手法 | 比喻、拟人、反问 |
语言风格 | 简洁凝练,寓意深远 |
三、结语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要珍惜每一份努力,同时也要关注劳动的价值与公平。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应该尊重每一位“采蜜者”的辛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