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挟的是哪个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三国时期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出自《后汉书·董卓传》。这句话的意思是:掌握天子,以此来号令天下诸侯。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央政权衰微,各地军阀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纷纷打着“奉天子”的旗号,以正统自居。
而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曹操。他通过控制汉献帝,实现了对朝廷的掌控,从而在政治上占据主动,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军阀之一。
一、总结
项目 | 内容 |
典故出处 | 《后汉书·董卓传》 |
挟天子者 | 曹操 |
被挟天子 | 汉献帝刘协 |
时间 | 东汉末年(约公元196年) |
背景 | 东汉王朝衰落,董卓乱政,群雄并起 |
目的 | 借天子之名,统一号令天下诸侯 |
二、详细说明
在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导致朝政混乱,百姓流离失所。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等人相继掌权,进一步加剧了朝廷的动荡。此时,曹操趁机迎奉汉献帝刘协到许昌,将朝廷迁至自己控制的地区,从此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策略。
曹操此举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出于战略考虑。他深知,若没有一个合法的朝廷作为依托,自己很难获得其他诸侯的认可。而拥有了天子,便可以借助皇权的名义发布诏令,调动各路兵马,甚至在名义上成为“忠臣”,压制其他割据势力。
虽然汉献帝只是一个傀儡,但他的存在为曹操提供了极大的政治资本。因此,“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成语,更是曹操政治智慧的体现。
三、结语
“挟天子令诸侯”中的“天子”指的是东汉末年的汉献帝刘协。曹操通过控制这位皇帝,不仅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也为后来曹魏政权的建立打下了基础。这一策略充分展现了古代政治中“名正言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