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不漏的漏是什么意思】“一字不漏”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人听得很仔细、记得很全面,或者对内容理解得非常完整。而其中的“漏”字,是这个成语的关键所在。
一、
“一字不漏”中的“漏”指的是“遗漏、遗漏掉”。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没有漏掉任何一个字,表示完全、彻底地接收或记录了信息。它通常用于描述听、读、写等过程中对内容的完整掌握。
在日常使用中,“一字不漏”可以用于以下几种场景:
- 听讲时听得非常认真,没有错过任何细节。
- 阅读时非常仔细,连一个字都没有忽略。
- 记忆时记得非常清楚,没有任何遗漏。
虽然“漏”字在现代汉语中更多地被理解为“液体流出”或“遗漏”,但在“一字不漏”这一固定搭配中,其含义是“遗漏”。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用法示例 |
一字不漏 | 没有漏掉任何一个字,表示完全、彻底地接收或记录信息 | 老师讲课时,我一字不漏地记了下来。 |
漏 | 遗漏、未被注意或记录的部分 | 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字被漏掉了。 |
成语结构 | “一字” + “不漏” | “一字不漏”整体作为一个成语使用,强调完整性。 |
使用场景 | 听、读、写、记忆等 | 在阅读时,他能一字不漏地复述文章内容。 |
三、注意事项
- “漏”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 “一字不漏”强调的是“完整性”,而非字面意义上的“漏出”。
-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字不漏”的“漏”并不是指“水漏出来”,而是指“遗漏、未被注意到的部分”。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更准确地使用和表达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