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后赐菊】一、
《不第后赐菊》是唐代诗人黄巢所作的一首诗,表面上看是一首咏菊诗,实则蕴含着强烈的个人情感与政治抱负。诗中“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一句,不仅描绘了菊花在深秋盛开的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不甘与对未来的期望。
黄巢在科举考试中落第,内心充满失落与愤懑,但并未因此消沉,反而借菊花抒发胸中郁结。诗中流露出一种孤傲、坚毅的精神,同时也暗含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这首诗虽短,却情感丰富,语言简练有力,体现了黄巢作为一位文人兼起义领袖的复杂心理与远大志向。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诗名 | 不第后赐菊 |
作者 | 黄巢(唐代) |
创作背景 | 科举落第后,借菊花抒发心中不平与志向 |
诗歌主题 | 咏菊、抒怀、表达对命运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 |
诗句摘录 |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诗歌风格 | 简洁有力,情感深沉,带有豪迈与孤傲之气 |
诗歌寓意 | 菊花象征高洁、坚韧,亦隐喻诗人自身的品格与不屈精神 |
历史评价 | 被认为是黄巢思想与性格的集中体现,具有较强的文学与历史价值 |
三、结语
《不第后赐菊》不仅是一首描写菊花的诗,更是黄巢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它展现了一个人在遭遇挫折后的坚持与希望,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通过这首诗,我们得以窥见黄巢的才华与抱负,也为他的命运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