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摩顶放踵典故

2025-09-23 18:51:33

问题描述:

摩顶放踵典故,跪求好心人,拉我一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3 18:51:33

摩顶放踵典故】“摩顶放踵”是一个源自古代典故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他人、为了正义或公共利益,甘愿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牺牲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是孟子对墨家思想的一种批评性引用,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典故来源

“摩顶放踵”出自《孟子·尽心上》中的一段话:

>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墨子主张“兼爱”,为了天下人的利益,即使是磨破头顶、脚掌,也愿意去做。这反映了墨家学派提倡的“兼爱”思想,即不分亲疏、平等爱人。

但孟子对此并不赞同,他认为这种极端的利他主义不符合人情常理,容易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摩顶放踵”在孟子的语境中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二、含义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摩顶放踵”逐渐脱离了原本的哲学争论背景,演变为一个褒义词,用来赞美那些不计个人得失、为他人、为社会无私奉献的人。

比如,在历史人物中,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者近代的革命志士、科学家、教育者等,都可被视为“摩顶放踵”的精神代表。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摩顶放踵”常用于形容以下几种情况:

- 公益事业中的志愿者:如参与抗震救灾、扶贫助困的人员。

- 科研工作者:为国家科技发展默默奉献,不计回报。

- 教师、医生等职业群体:长期坚守岗位,服务社会。

- 革命烈士: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英勇牺牲。

四、总结对比表

项目 内容
典故出处 《孟子·尽心上》
原意 墨家“兼爱”思想的体现,强调为天下利益不惜牺牲自己
孟子态度 认为过于极端,不符合人情常理
现代含义 褒义词,形容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
应用场景 志愿者、科学家、教师、医生、革命者等
相关人物 墨子、范仲淹、张桂梅、钟南山等

五、结语

“摩顶放踵”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要有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做出牺牲的勇气和担当。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