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飞戾天者的戾是什么意思】“鸢飞戾天”是一个出自《诗经·小雅·小弁》的成语,原句为:“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这句话描绘的是自然界中鸟儿高飞、鱼儿跃水的生动景象。后人常用来比喻人志向高远、奋发向上,或形容事物发展到极点。
其中,“戾”字是理解这句成语的关键。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戾”的含义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不同语境下的解释。
一、
“戾”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多义词,常见含义包括:
1. 至、到达:表示达到某个高度或境界。
2. 违反、违背:表示与常规或正道相悖。
3. 暴躁、凶恶:用于描述人的性格或行为。
4. 罪过、过错:指犯下的错误或过失。
在“鸢飞戾天”中,“戾”应理解为“至、到达”,意指鸢鸟飞得极高,达到了天空的尽头。这一用法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现象的诗意描写,也寓意着志向远大、追求卓越的精神。
此外,在现代汉语中,“戾”也有“暴戾、凶狠”的意思,如“暴戾恣睢”,但这种用法与“鸢飞戾天”中的意义并不相同,需根据上下文区分。
二、表格:关于“戾”的多种含义及例句
含义 | 拼音 | 释义 | 例句 | 出处/用法 |
至、到达 | lì | 表示达到某个位置或状态 |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 《诗经·小雅·小弁》 |
违反、违背 | lì | 不符合常规或规范 | 乖戾不顺 | 《史记·项羽本纪》 |
暴躁、凶恶 | lì | 形容性情急躁或行为残暴 | 暴戾恣睢 | 《汉书·王莽传》 |
罪过、过错 | lì | 指犯下的错误 | 有罪无戾 | 《尚书·大禹谟》 |
三、结语
“鸢飞戾天”中的“戾”主要表示“到达、至”,强调的是鸢鸟飞得很高,象征志向远大。理解这个字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古文的意境和语言的丰富性。在日常使用中,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解释,避免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