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是哪首诗】“在水一方”出自中国古代经典诗歌《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极具意境和情感的抒情诗。全诗通过描绘秋日水边的景色,表达了一种对理想、爱情或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其中“在水一方”一句,成为后世文人常用典故,象征着遥不可及的理想或心爱之人。
一、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共305篇,内容涵盖政治、宗教、爱情、劳动等多个方面。“蒹葭”是《诗经·秦风》中的一篇,以自然景物起兴,抒发诗人对所思之人的深切怀念与追求。
“在水一方”出自该诗的开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意思是:芦苇茂密,白露凝结成霜,心中思念的人儿,却在水的另一边。这句诗以其含蓄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爱情或理想的追求,也体现了《诗经》中常见的比兴手法。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在水一方是哪首诗 |
出处 | 《诗经·秦风·蒹葭》 |
原文节选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作者 | 不详(《诗经》为集体创作) |
体裁 | 四言诗 |
主题 | 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与渴望 |
意象 | 蒹葭、白露、水、伊人 |
修辞手法 | 比兴、象征、借景抒情 |
后世影响 | “在水一方”成为文学中常见意象,常用于表达遥不可及的情感或理想 |
三、延伸理解
“在水一方”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描述,更是一种心理状态的体现。它代表了人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徘徊,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这种情感在后世诗词中屡见不鲜,如唐代诗人李商隐、宋代词人晏殊等,都在作品中借用或化用这一意象。
此外,“在水一方”也被现代文学、影视作品广泛引用,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浪漫、孤独与希望并存的情感世界。
结语:
“在水一方”出自《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表达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