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敲月下门的原文及翻译】一、
“僧敲月下门”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是古诗中非常著名的一句。这句诗描绘了深夜中一位僧人轻叩柴门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幽远的意境。该诗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力,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炼字”的艺术。
在创作过程中,贾岛曾反复推敲用词,最终定为“敲”字,而非“推”字,这一过程被后人称为“推敲”的典故。此句虽短,却意境深远,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
以下为该诗的原文与翻译,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查阅和理解。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中文原文 | 英文翻译 | 汉语解释 |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 A quiet life, few neighbors; the grass path leads to a wild garden. | 幽居之处很少有邻居,小路通向荒芜的花园。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Birds rest on the trees by the pond; a monk knocks at the door under the moon. | 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僧人轻敲月下的柴门。 |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 Crossing the bridge, the fields are divided in color; moving stones stirs the roots of clouds. | 跨过小桥,田野色彩分明;移动石头,仿佛触动了云的根基。 |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 For a short while away, I shall return again; my secret meeting will not be broken. | 暂时离去还会再来,幽会之约不会失信。 |
三、补充说明
“僧敲月下门”之所以广为流传,不仅因其意境之美,更因它背后的故事——“推敲”典故。贾岛在创作此诗时,原用“推”字,后经友人建议改为“敲”,认为“敲”字更能体现深夜中轻叩门扉的细腻动作,也更符合整体氛围。
因此,“僧敲月下门”不仅是诗句本身的艺术体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注重语言精炼、意境深远的代表之一。
如需进一步了解《题李凝幽居》全诗背景或贾岛的其他作品,可继续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