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蒂固什么意思】“根深蒂固”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某种观念、习惯或制度等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思想或社会结构中,很难被改变或动摇。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植物的根扎得深、茎叶牢固的状态,比喻事物的基础非常稳固。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拼音 | 解释 | 出处 | 用法 |
根深蒂固 | gēn shēn dì gù | 比喻基础牢固,不易动摇。 | 《后汉书·王符传》:“夫根深则枝茂,源洁则流清。” | 多用于描述思想、观念、制度等不易改变的状态 |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扎根深厚、牢不可破、盘根错节、积重难返 |
反义词 | 轻而易举、摇摇欲坠、根基不稳、浅尝辄止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传统观念 | “这种观念在民间根深蒂固,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
讲述制度问题 | “某些制度虽然不合理,但因为根深蒂固,改革难度很大。” |
表达个人习惯 | “他从小就养成的习惯,现在已根深蒂固。” |
四、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 误用点:有人将“根深蒂固”用于描述物理上的“牢固”,如“这座房子建得很根深蒂固”,这是不恰当的,因为该词多用于抽象事物。
- 注意点:该成语强调的是“长期形成、难以改变”的状态,而非单纯的坚固或稳定。
五、总结
“根深蒂固”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表达某种思想、文化、制度等已经深入骨髓,不容易被撼动。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美感,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认知。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