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一箭双雕是古代谁的典故

2025-10-12 15:49:32

问题描述:

一箭双雕是古代谁的典故,真的撑不住了,求高手支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2 15:49:32

一箭双雕是古代谁的典故】“一箭双雕”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用来形容做事一举两得、效果显著。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古代文献,其背后有一个历史人物和一段故事。下面将通过与表格形式,带您了解“一箭双雕”的出处与相关人物。

一、

“一箭双雕”最早见于《北史·长孙晟传》。据记载,隋朝初期,突厥人经常骚扰边境,隋文帝为了稳定边疆,派遣大臣长孙晟前往突厥进行外交谈判。在一次狩猎活动中,长孙晟展示了自己的射箭技艺,他一箭射中两只飞翔的雕,因此被后人称为“一箭双雕”。

这个典故后来被引申为一种比喻,表示做一件事能同时达到两个目的,具有高效率和精准性。虽然“一箭双雕”并非直接出自某个特定的历史人物,但长孙晟的故事是这一成语最著名的来源。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一箭双雕
出处 《北史·长孙晟传》
典故背景 隋朝时期,长孙晟在突厥狩猎时一箭射中两只雕
比喻意义 做事一举两得,效率高,目标明确
历史人物 长孙晟(隋朝官员)
使用场景 多用于形容策略或行动的高效性
后世影响 成为常用成语,广泛用于文学、口语中

三、结语

“一箭双雕”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更体现了古人对智慧与技巧的推崇。虽然它并非直接来自某位著名历史人物的亲身经历,但长孙晟的故事让这个成语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今天,“一箭双雕”依然是人们表达高效、聪明做事方式的重要表达。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