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俞泣杖文言文翻译】一、
“伯俞泣杖”出自《韩诗外传》,讲述的是汉代名士韩伯俞因母亲责打他而落泪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孝道与感恩之情,也反映了古代儒家思想中对亲情的重视。
韩伯俞是汉代人,以孝顺著称。有一次,母亲用杖打他,但他并没有因此生气或反抗,反而感动落泪。母亲感到奇怪,问他为何哭泣。伯俞回答说:“小时候您打我时,我总是疼得哭;今天您打我,我却因为您年老力衰,担心您太辛苦而流泪。”这番话让母亲非常感动,也体现了他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重。
这个故事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孝道教育的经典案例之一。
二、文言文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韩伯俞母疾,常笞之。 | 韩伯俞的母亲生病了,常常用杖打他。 |
伯俞泣曰:“昔者汝击我,我痛不能忍;今汝击我,我不痛而泣者,恐汝力衰,不能久也。” | 伯俞哭着说:“以前你打我的时候,我很痛,忍受不了;现在你打我,我不觉得痛却哭了,是因为担心你力气衰退,不能再打了。” |
母感其言,遂不复笞。 | 母亲被他的话感动,于是不再用杖打他。 |
三、结语
“伯俞泣杖”不仅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孝道故事,更是中华文化中“孝”的深刻体现。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孝顺不仅仅是服从和陪伴,更是一种理解和体谅。在现代社会,虽然形式可能不同,但这份对父母的关爱与尊重,依然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