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古战场文全文翻译】《吊古战场文》是唐代文学家李华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绘古代战场的荒凉景象,抒发对战争带来的惨痛后果的哀悼与反思。以下是对该文的全文翻译及。
一、原文简介
《吊古战场文》以“吊”为题,意为凭吊、悼念,作者借古战场之景,表达对战争残酷的深刻批判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全文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二、全文翻译
原文:
> 吊古战场文
> 李华
>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奔其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或曰:“岂虚言?”余曰:“信矣!”
>
> 西北有山,穹崖千丈,其下有谷。中有泉,清冷彻骨。上有石,高可百尺。其状如剑,锋利如削。上有青松,枝干盘曲。下有白鹿,行止从容。此地多异,不可尽述。
>
> 然而,战伐未已,民不聊生。将军死于阵,士卒骸骨满野。白骨如山,血流成河。哀哉!哀哉!
>
> 夫何为者?夫何为者?天地无情,万物有灵。人之生也,寄于天地之间,若朝露之易晞。然争战不已,遂致亡身。
>
> 吾尝游于古战场,见其荒凉,感其凄苦。因作此文,以吊古人之魂,亦以警后人之志。
翻译:
> 凄凉啊!广阔的沙地无边无际,看不见一个人影。河水像一条带子蜿蜒流淌,群山交错相连。天色昏暗,气氛凄惨,风声呼啸,太阳被阴云遮蔽。枯草断茎,寒冷得如同清晨的霜冻。鸟儿不敢飞翔,野兽四散奔逃。一个守亭的人告诉我:“这里是古代的战场,常常埋葬了三军将士。”有人说:“这是真的吗?”我回答:“是真的!”
>
> 西北方有一座山,悬崖高达千丈,山下有一个山谷。山谷中有一眼泉水,清澈寒冷,使人感到透骨的寒意。山上有一块石头,高达百尺,形状像一把剑,锋利无比。山顶上有几棵青松,枝干盘旋弯曲;山脚下有白鹿,行动从容不迫。这里有许多奇异之处,难以一一描述。
>
> 然而,战争从未停止,百姓生活困苦。将军战死在战场上,士兵的尸骨遍布原野。白骨堆积如山,鲜血流淌成河。多么悲哀啊!多么悲哀啊!
>
> 这是为了什么呢?这又是为了什么呢?天地没有感情,万物却有灵性。人的生命寄居在天地之间,就像早晨的露水一样短暂。然而因为不断的战争,导致人们丧命。
>
> 我曾经游览过这片古战场,看到它的荒凉,感受到它的凄苦。于是写下这篇文章,来悼念古人的灵魂,也希望警示后人珍惜和平。
三、(表格)
项目 | 内容 |
文章名称 | 吊古战场文 |
作者 | 李华(唐代) |
体裁 | 散文 |
主题 | 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
内容概括 | 描绘古战场的荒凉景象,感叹战争带来的毁灭与人民的苦难,呼吁后人珍惜和平 |
情感基调 | 悲凉、哀痛、反思 |
表现手法 | 借景抒情、对比描写、象征隐喻 |
语言风格 | 凝练、典雅、富有感染力 |
现实意义 | 反思战争,倡导和平 |
四、结语
《吊古战场文》虽为古代文人之作,但其主题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战争不仅带来物质上的破坏,更造成精神上的创伤。唯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